爱尚小说网->穿越->挞清->第42章 密话曾国藩

第42章 密话曾国藩

本书作者其他书: 1850再造中华

李孟群战败,上百艘战船被毁,只逃回七艘战船、两百亲兵。他虽以善战名重一时,一向没有败绩,却遭此大败,始知火军威名。

曾国藩明知李孟群打不赢,所以对李孟群的战败并不意外。

好在湘军水师主力在杨载福和彭玉麟那里,主力并未受损。曾国藩担心的是猪队友-湖广总督杨霈,害怕杨霈上折子给皇上,夸大李孟群的败绩。

皇上信任杨霈,曾国藩也没有办法。他只能抢先上折请罪,将李孟群大败的事实轻飘飘一笔带过,说自己统御无方,李孟群急于夺城,没有仔细侦察敌情。

折子上,曾国藩再次强调火军武器的先进,湘军破城还需时日。他知道杨霈主张招降火军,重申自己对付火军的方针:剿抚并举,以剿为主。

曾国藩何尝不想招降火军。火军和太平军貌合神离,他在岳州时已经掌握这个重要情报。但他揣摩咸丰心思,不敢说出招降的主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在某种程度上,湘军是曾国藩的私兵,只听曾国藩的话,不听朝廷的调遣。

若曾国藩长时间顿兵武昌城下,不仅不愿进攻火军,反而主张招降。岂不会触动咸丰敏感的神经,让他误以为曾国藩拥兵自重,不愿为朝廷死战?

可是若强攻吧,火军武器先进,湘军不一定能打得过火军。李孟群战败便是明证。李孟群一向以善战知名,他尚且大败,何况其他人呢?

曾国藩觉得,最好能效彷城陵矶的故事,让陈城主动让出城池。这样,湘军捡个大便宜,可以兵不血刃占领武昌。

但武昌与城陵矶不同。城陵矶虽然地势险要,但仅是个小山矶,没有民事价值和政治意义。武昌则不一样,是湖北省会,也是湖广总督、湖北巡抚驻地,城内又有数万百姓。

武昌的得失,不仅关系朝廷脸面,也关系到洋人对清廷的信心。

若洋人翻脸,转而支持太平天国,那么大厦将倾,纵有十个湘军、一百个曾国藩也无力回天了。

他很想派人联络陈城,希望陈城像在城陵矶时那样,主动后撤。作为交换,湘军保证不追击火军。

但转念一想,自己统率有两万兵马,是火军的两到三倍。他岂能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主动向陈城求和?

在城陵矶时,代湘军和火军密谋的是左宗棠。左宗棠没有官职,做事一向不考虑影响。曾国藩是钦差,岂能背着皇上和敌军勾通?若被政敌知道了,自己还有政治前途吗?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曾国藩左右为难,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拿出他的杀手锏:挺!他并不急于攻城,扎牢营垒,做出长期相持的准备。

此刻太平军北伐已经失败。北方的八旗精兵得以南下,援助清军在天京东侧的江南、江北大营。天京吃紧,石凤魁已经败退田家镇。

太平军西征已告失败,杨秀清也派不出精锐援兵了。火军独木难支,定会效彷城陵矶故事,主动从武昌撤退。

这是曾国藩的如意算盘。他按兵不动,正是想后发制人,逼迫陈城主动撤退。

没想到,李孟群的战败打乱了曾国藩的部署。他预料到李孟群会失败。他本以为,李孟群顶多焚毁不了火军战船,顶多击毁不了“雏鹰号”。但李孟群竟输得那样惨,两千水兵只逃回了一百多个亲兵。

虽然杨载福、彭玉麟的湘军水师主力仍在,但人心士气已经隐然发生变化。火军船坚炮利,比洋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湘军上下谈“火”色变。

现在,就算曾国藩有心找陈城谈判,气势上也矮人一截。谁让湘军打了败仗,还是个大败仗呢!

曾国藩暗下决心,待他做了督抚,他一定办个机器制造局,中国人自己制造轮船、枪炮,和火军、洋人一较高下。

李孟群大败的次日,彭玉麟深夜来访。原来,火军找到了彭玉麟,希望通过彭玉麟引介,直接和曾国藩对话。

曾国藩见火军主动派人过来谈判,心中大喜,脸上却不露声色,澹澹地问彭玉麟:“火军来了几人?找老夫何事?”

彭玉麟说:“火军来了艘小船,目前在我营里。他们带了副千里耳,可以远距离通话。火军主帅陈城希望利用千里耳和大帅直接对话,有要事商议。若大帅不愿意,他们即刻回营,并不愿在我营里延宕。”

曾国藩故作深沉,说:“雪琴,你和陈城打过交道,你意下如何?”

彭玉麟说:“大帅。火军与长毛有隙,绝对不愿给长毛卖命。我猜,陈城大概要效彷城陵矶故事,率军撤退。至于原因,我估计是因为太平军那边派了援军,要接防武昌。陈城骑虎难下,只能撤军。虽然如此,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抢在杨霈之前夺占武昌。”

说到杨霈,曾国藩眉头一皱,说:“那就见见吧。”

火军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参谋刘文秀,另一个是警卫连长赵韦,带一副短波电台。

赵韦拨通电台,曾国藩果真听到了陈城的声音。传言竟然是真的,火军装备先进,有千里耳、血滴子、自走铁牛,非洋人所能及。

在场的只有曾国藩、彭玉麟、刘文秀、赵韦四人。

寒暄过后,陈城进入正题,说:“曾大帅,陈某这次不揣冒昧,贸然联系大帅,还是为了效彷城陵矶故事,把武汉三镇让给大帅。”

曾国藩装作意外的样子,说:“哦?老夫有些不懂,火军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正可以坚守城池以待援军。何以贸然放弃武汉呢?”

两人的口音差别很大,彼此很难听懂。陈城那边有湖南士兵作翻译,曾国藩这边有刘文秀、赵韦,所以通话还算顺利。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陈城见曾国藩装湖涂,也就不想和他绕弯子了,说道:“我这千里耳用一次要耗费好多能量,我就长话短说了。季高兄想必和大帅说过了,我军不愿参与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的争斗。因为受到太平军的挟制,不得已才西征,来到战场前沿。

“我们打得败李孟群,也自然能够打败其他人。不管是湘军,还是太平军,只要有人胆敢窥伺火军,我们一定奉陪到底。

“假如曾大帅以为陈某不可信,尽可继续围城,也可以继续攻城。可能有人觉得火军人少,成不了气候。其实不然,大不了,我坚持到太平军援军到来,把武昌让给太平军。再不济,湖广总督杨大帅也给我写过亲笔信,我把武汉让给杨大帅就是了。”

陈城说完,好一阵沉默。

曾国藩脸上阴晴不定,好一阵才发话:“老夫小看火军了,这里向将军赔罪。武汉是湖北省会,数十万百姓赖以生存。请将军看在武汉百姓的份上,不要把武汉交给长毛,以免再启战端,荼毒生灵。

“至于杨大帅,手下的绿营纪律败坏,恐怕进城后也会乘机劫掠百姓。老夫不才,属下却有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名叫胡林翼。老夫推荐他接替将军开进武汉,必能安定百姓、保护名城。”

胡林翼字贶生,才大心细,最是公忠体国,后来与曾国藩、彭玉麟、李鸿章并称“中兴四大名臣”。

他天资聪颖,但早年私生活放荡,后来幡然醒悟,立志匡扶天下。其才干、学识不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下。

陈城见曾国藩将派胡林翼和自己对接换防的事,也就放下心来。他说:“贶生才大心细,派他进城最是恰当。”

话音一转,陈城说:“陈某甘愿把城池让给大帅,并不是因为大帅的湘军人强马壮,不过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太平军不能成事,只会让更多的老百姓颠沛流离。大帅的湘军虽然差强人意,但比起绿营、八旗还是好些的。日后能够平定太平军的人,必是大帅。”

曾国藩趁机说道:“将军既然明知天下大势,何必依附这不成器的长毛贼呢?何不加入湘军,共立功勋呢?”

陈城笑笑,说:“我军受到太平军挟制,至今仍有妇孺留在铜陵。而且,我们只愿保存种族血脉,并不愿与湘军、太平军争夺天下。”

曾国藩又问:“假若幸如将军所言,我军得以剿灭长毛贼。但长毛灭亡后,火军又何去何从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岂能容忍火军存在?”

陈城说:“这个不须大帅费心,火军自有生存之道。”

但陈城还是忍不住,问曾国藩:“大帅若为督抚,掌握一省军政、民政、财政大权,必能如虎添翼,加速灭亡太平军。可大帅知道皇上为什么不封你为督抚吗?”

曾国藩脱口而出:“皇上满汉之防极严,不信任汉人。”

陈城冷笑道:“大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皇上宁愿让杨霈这样的草包作总督,也不让统率数万大军的大帅作巡抚,表面上是不信任汉人,实则是为了国家社稷。

“大帅的湘军,说难听点就是大帅的私家军。别说湖广总督调动不了,就是钦差大臣、兵部尚书也置喙不得。现在湘军没有饷源,粮草军饷都靠各省督抚接应。若皇上再封大帅一个巡抚,大帅手里有了财权,岂不如鱼得水,再也没人掣肘?

“大帅公忠体国,没有异心。但保不住其他将官不生野心呀!太平军越强大,皇上就越倚重大帅。日后大帅作督抚,是迟早的事。大帅能作督抚,只能管一两省人。而太平军肆虐数省,大帅底下的杨载福、彭玉麟、胡林翼、李孟群等人也就能做督抚。

“其他的督抚是明明白白的文官,大帅和大帅的属下做督抚,可是掌着数万精兵。请问若让大帅作督抚,与唐末的节度使有何区别?大清国不会亡于太平军,而将亡于平定太平军的湘军之手。大帅最是公忠体国,却将成为大清国的掘墓人。

“即便大帅战后裁撤湘军,但大帅的湘军制度会被其他军阀模彷复制。朝廷的财权一旦下放,就难以回收,督抚的权力将急剧增强。日后,地方尾大不掉,外重内轻,很可能会演变成五代十国那样的混乱局面。

“大帅无需担心火军的去处。也许,火军将和大帅的湘军一样,独立于某个地方。”

陈城说完,曾国藩仰天长叹。

他眉头紧锁,最后有气无力地吐出几个字:“将军不要过度揣测,还是让贶生和将军尽快对接撤退的事吧。”

热门推荐:半仙 择日飞升 人道大圣 明克街13号 宇宙职业选手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深空彼岸 不科学御兽 光阴之外 神秘复苏
相关推荐:提瓦特之我在至冬做卧底我的夫人竟是魔族女王惹上腹黑男:你是总裁又怎样男神,你老婆又在黑你了!定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