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穿越->重生之无敌战神->第十节 是非之间

第十节 是非之间

好的,就依你吧。萧综想了一会,又说,其他人等,仍在城中,萧起与我带百人队出巡即可。

陈子云再也无话,向那看门的队长说:开城门放吊桥。

包着铁皮的厚重大门被六名士卒慢慢推开,城上,十人绞起千斤闸,又有一班人放下吊桥,萧综哼了一声,带着百余人,头都未回,飞骑出了城门。

此事,耿仲还有些茫然,萧关兼管细作,还略知道些头尾,看陈子云仍在城墙之上远望发呆,问道:大人料事如神,如何知道豫章郡王今日出行,又是从北门而出。

陈子云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郡王从不宴请,今日他一反常态,席间大多数人都被灌醉,回府休息。四城均无要员守将,他出城容易些。西门是我们占领盘据的大营,东门距离较远,北门是北魏主帅元延明的营寨,他自然会直奔那里。

皇上次子居然投敌!耿仲听着吓出了一身冷汗,但他不怀疑陈子云的判断,眼见的事实也是如此。何况上次墨根亲自前来传旨,并交给陈子云密信与密敕他都亲眼所见,估计和今天的事有一定关系。

如今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元法僧和元略都是元氏宗亲不都归降了大梁国,听说还有几位元氏宗亲也在和萧衍私下悄悄联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是寻常事。只是皇子不知为何要背叛皇上,背叛朝廷,这不免有些匪夷所思。

此事陈子云最为清楚,但他一句也不愿多讲,宫闱秘闻,皇上丑闻,一但外泄,皇上脸面丢尽,定会恼羞成怒,到时还不知会找个什么样的替死鬼来,陈子云不想惹祸上身,如今家中连仆佣在内数十口人,一但有个闪失,他陪不起的。

但他相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等不到一两天,事情终归会水落石出。

消息不胫而走,传的也是沸沸扬扬,各种版本各种说法应有尽有,大多是神乎其神。

早晨天还没亮,陈子云就醒了,他心里有事,总是睡不好。刘氏忙起身为他梳了头,陈子云让她再睡会。自己随便穿了件长衫,束了根腰带,说是想一个人去散散步,这会,连早起跑步的心情也没有了。

还没出二门,就听到两位婢女在廊后小声说话。

听说了吗,豫章郡王萧综根本不是皇帝亲生,所以才跑到北魏大营去了。

是啊,不但不是亲生,还是杀父仇人。

那倒不知道,快说来听听。

他母亲是南齐皇太子萧宝卷的宫女吴氏,萧衍纳为妃时已有身孕,不足七月便生下了郡王。

郡王原来是萧宝卷的儿子!萧衍当了皇帝杀了萧宝卷,如果是他儿子当然要逃。

那为什么以前不逃,非要等到现在?

听说是那吴氏一直守口如瓶,怕他年幼无知,泄出密去,直到去年才告诉与他。

陈子云不想再听下去,轻咳一声,从月牙门后转出,两名婢女忙施礼谢罪,慌忙走了去。

这些个传闻有真有假,即便陈子云自己掌握的,也不尽是事实。何氏说,萧综曾找了郎中找开他父亲的棺木,用他的血试着滴入头骨中,两次都渗入进去,说明他确是萧宝卷之子。

陈子云心里非常不以为然,在现代来讲做个DNA就可以了,但在古时,所谓的滴血认亲、血渗头骨等等做法都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但那时偏有人相信,当初他得知此事时,一边小心提防着萧综,一边让何氏勿要将此事传出。但现在,已经是天下人皆知了。陈子云可以想像到皇帝萧衍此时是何等的震怒。

别看萧综年纪虽轻,却也是深谋远虑,携带全家主动要求前来接收徐州,应该早就想好要投靠北魏,伺机再报父仇。再不济,在北魏扶持之下,可以先恢复南齐国,自立为帝,再徐图谋。

好在陈子云早就洞悉他的计划,虽没有阻止他离开彭城,但也为大梁国留下000精兵,要知道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曾受过他的训练,到了北魏军中,就会让对手熟悉并掌握自己的作战要领与战术方法。而且如果少了这000人马,这座城池更加难保,徐州恐怕丢失的更快。

连接收徐州的郡王都投奔了敌军,看来大势已去,南归已成定局。陈子云决定让萧关派一小队人马护送元法僧家眷与何氏等人由盐渎县郡南下沿江西行后,再过长江返回建康城,这应该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最安全的一条路线了。

可是世事难料,他刚刚想好的计划就被打乱了。元法僧和曹仲宗二人遣人急传他入宫。

一个更坏的消息由快马传来。

原来,元法僧为了和北魏抗衡,自己又不愿将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以供军需,所以,今年在他所辖的七郡二十四县多征了三成税赋。

徐州地面临江靠海,相对富庶,百姓日子还算过的去,但加了三成税赋,门阀士族们就不愿意了。单加在百姓身上,无异于是竭泽而渔,那么这些钱粮大多要靠这些富家族户来承担,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其中有一个人叫元显和,是北魏徐州安东府长史,长史的官不大,是个闲职,就是这个闲职,也是元法僧给的,因为元法僧是他叔祖,两家渊源很深。但他家是当地望族,家中田多人广。元显和也是个精明的人,对于是否起兵,并相助哪一方也是考虑了很久的。如今他看元法僧加征赋税,朝廷又围城攻打,估计胜利的天平迟早倾向于朝廷这边,所以最终决定打着朝廷的旗号征讨元法僧。

由于家中钱粮甚多,平时本又有带甲人一千人,所以他联系富户招兵买马,很快就聚集了一万人马,准备北上参与讨伐元法僧。

听到这个消息,陈子云真有些百思不解,这个人,如果元法僧早些用点心思,是完全可以争取过来的,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怎么就成了敌人?这都是他不懂得如果理财理政的结果,这样一来可把大家害惨了。

元显和起兵,把南归的道路彻底切断。陈子云想让家眷离开是非之地的想法,都无法实现。

讨论方略时,曹仲宗比起元略要强很多,他建议从东面突破魏军大营,从海上回南朝。

想法没错,北魏三面围城,分兵建成十八座营垒(西边被陈子云夺了一座),西七,北八座,东面却只有两座,最易突破。但大船缺少,能南回之人,必只有千余人,其余大部分人都将战死或被魏军俘获。

就连元法僧也不同意这个方案。元法僧的意思是元显和只是个书生,临时凑起万把人来,不难击破,不如先攻下他来,南退之路也就有了。

但曹仲宗说:如分兵南下,必要速战速决,最少需要三万人,万一魏军乘虚来攻怎么办。如果能尽快拿下元显和还好办,如果时间一久,双方打成胶着状态,这边恐怕城池难保,何况豫章郡王在敌军营中,他的号召力也是有的,我军军心也不稳,到时候,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那谁又能在短时间内用少量兵马去击退元显和呢?

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陈子云,他两次以少胜多,且耗时极少,如果突袭元显和部,非他莫属。

可他们哪里知道,皇上有旨,非万不得已,陈子云只做监军,不领兵打仗。前两次大胜之下,皇上并未奖赏来信反而多有责怪之意,其他人尚不得知,但陈子云却是心中有苦难述。

圣意难违,何况帝心莫测,每一件事的安排你很难猜透他的真实想法。

元略两万兵马全部折损,皇上并无怪罪,只让他回到建康城养老,陈子云已经估计到是皇上认为他所率领的北魏兵马在江南始终是个威胁,这次不过是借故铲除掉而已。

至于萧综入魏营,皇上难道事先一点都不知晓?还是皇上早就对他产生疑虑,让他自我暴露,如果投敌,则去了心腹大患,如果忠心拓疆开域,那以后还可重用。他极有可能在试探印证自己早有的猜测?还是根本就想让这种事发生?近来的事,着实诡异,且疑点重重,陈子云不得不反复思量。但目前局面越发恶劣。如果再拖下去家眷的安全真的就难以保证。

还是元法僧先说了话:子云,守城的事交给我和曹将军,元显和那里就只能劳烦你了。我全家性命都拜托你手,还望你记在当年我们俩饮茶立誓之言,勿要推辞,再帮老朽一把。

曹仲宗也劝说:现在敌势浩大,守城亦也艰难,但陈监军放心,你一日不回,我定在彭城,绝无离开之理。

既然宋王和主将都如此说了,陈子云也不好推辞,何况他也要为何氏她们着想,不能置她们于危难之中。(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头狼 万道龙皇 都市之万界至尊 废少重生归来 校花的贴身高手 弃少归来 绝品透视眼 我的冰山总裁老婆
相关推荐:皇子奋斗日常太古帝皇鸿蒙仙踪红楼之迎春花开太监的卖萌生涯谁是你妈老子是阎王回到东厂当娘娘弃后独步天下宇宙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