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穿越->逆袭北周->第120章 虚掩实、冒冷汗

第120章 虚掩实、冒冷汗

“这小子为何突然问雪盐销往北方之事儿……莫非觉察了什么?”唐不杀的脑子很乱。

他从没有想过族人生存之根基问题,而今却被一个孙辈童龀说出,还明里暗里否定盐务,这让他心尖颤,很不安。

他知道,族地三十六房在去年秋收后按族姥会决议,召集族人学习《农书》里最浅层农耕常识。而后又按照《农书》里的提议:选拔出掌握新农耕术之三百六十名优秀族人进入新成立的“农技堂”再学习是育种、嫁接技术,而后授予“农技师”铭牌,下派到田间地头指导族人秋播套种,将总堂打制的十二型曲辕犁普及到一家一户,节省了不少人力和牛力。

通过对比使用,最终筛选出的最佳曲辕犁定型,于今年春耕之际配合抹耙、锄耙、镰刀、大锄、小锄、点锄等新农具成套配给一家一户,抢收抢种,精细管理,终获大丰收。

今天是九月初一,正是族人们男女老少齐动之时。他们要抢在霜降之前把豌豆、胡豆、小麦、油菜播种完毕,而后便是小孩儿们积肥,成人们修建沟渠、堰塘了。

家中有粮心不慌,还就是真理。

他往年回族里,无论到哪里都是坐上席,担忧春荒的族人们都把他当功臣尊敬。恭维他是族里最有见识之强者,每说一句话都会得到捧颂,几欲堪比口含天宪了。

今年回一趟族地却很受伤。族人虽然依然热情款待,肉菜更丰富,但总把他说之语跟“农技师”之言对比,给予反问,让他很尴尬。

尽管这一代唐姥姥是他同父异母之大姐,但也让他费了不少口舌才获得全套《农书》之阅览权。正因为阅读了那套“田埂栽桑防垮塌,野地挖窖腐蒿草,播种胡豆能肥田,育种插秧出好稻……”之《农书》,才击败了他那颗孤傲的心,不得不承认唐睿是老天送给唐家之神童,顿觉自己尽心培养的长孙又与族长无缘,便在心里埋下了嫉妒的种子。

特别是那些农谚的总结,梯田、水库、堰塘的开挖和引水灌溉技术,更是让他惊为天人,不得不承认唐睿是神仙之徒。也让他理解唐姥姥为何将这套《农书》视为珍宝,轻易不让人浏览全套,还分别成立“农技堂”和“农用堂”分布于各大农庄来守住秘密的苦心。

族地确实在变,还一天一个样儿地变。若族地真变成了农书里所描绘之“风水宝地建新村,村村大道都相连,砍伐山林有规划,圈养六畜富万家……”之面貌,那族地就真是人间仙境了。

这一切的一切,他本来打心眼儿里赞同,却发现都与他无关。若族地真解散现在的三十六房,按照其特长和血脉打散重组为粮农、菜农、果农、蚕农、护林队、石工队、铁匠坊、木工坊、纺织坊、衣帽坊、制鞋坊等散布于各村,那将不再是现在零落散乱之茅屋农庄,而是变成集祖祠、学校、医院、工匠、农贸和村老院为一体,严谨规划,合理布局,用水泥砖瓦构建成的新集镇了。

唐家所辖之地虽是蛮荒,但面积却相当于一个郡。所以,族姥会已经在着手选择一个风水宝地,利用水泥和砖瓦建造新城,还要成立什么巴郡府。

到那时,原来的三十六房所在地将变成一个军卒训练基地和农产品、商品集散地之军镇所在地了。使之村有村长加村老组成的村所,镇有镇长加村议员组成的镇院,将来还要将成立县长加镇议员组成的县府,而后用“农技输出”向各蛮族扩张,打通商路,开设学校,用“文化”同化各族,使之成为唐家领地。

不得不承认唐睿这个大谋划很阴险,历代各朝动刀兵也没能统一西南蛮夷,可唐家只需按照这个谋划实施,不用十年时间就能让西南各大洞主为唐家爪牙。到那时,唐家之农技队、筑路队、建筑队等将滚雪球般膨胀。唐家只需赚取盐利和农具利润就可富得流油,更别说那捣鼓出的什么“村镇合作社”了。

可如此一来,唐家族姥会就变成一个监督机构,他们一家也就变得无足轻重而无权无势了。充其量,他能成为巴郡府里一位分管商贸之长老。

在他看来,这些规划都是在削弱唐姥姥的权威来赋予给族长,却不知族姥会为何还要执行出自一个童龀之手的规划书。反正他是不愿就此放弃在吴越、两淮之地那呼风唤雨之权势的。

于是,便私下与当地寒门土豪、北魏军阀结盟,谋筹等唐姥姥过世,就在江南另建一个唐家。若现在放弃盐业,那他所花费的金银才真是血本无归了,所以,他蛊惑造反。

在他的谋划里,若朝廷真有出兵巴山,覆灭唐家的谋划,那他正好蛊惑唐姥姥转移族人到肥沃的海中州,按照《农书》趁早实现他另立门户,建立新唐家的野望。毕竟晒盐和掘井煮盐的利润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之不同天地啊!一瞬间,他发觉失去掌控的东西就剩下造船了……不过,只要唐姥姥不死,剩下的就只有让唐家族地衰败,唐家族长不存这一条路好走了。

一场叛乱下来,哪怕现任族长之唐荣不死,可这唐家衰败之大罪,也让他无颜再占着茅坑不拉屎。只要姥姥大姐点头,自己这一脉囊刮姥姥、族长大权为一体就会水到渠成,如果拒绝……唐不杀一惊,觉得自己有些太异想天开了。

他眼角一扫唐睿,见仿若女孩样儿的唐睿嘴角微翘,沉静危坐,完全没有小孩儿那躁动不安之特性,还眯着眼睛望着他,神色很坦然……这还是个小孩儿吗?难道他真是神仙下凡?

似乎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他答案。

这是什么情况?

唐不杀心里一紧,脊背一麻,忐忑暗忖:莫非他们已知道老夫和唐不语联手,将四分之一雪盐不进库而合伙赚外快之事儿?不然为何要将经营几百年的下游市场拱手让人?

知道又如何,谁不喜欢赚外快?嘿嘿,那是仆役们超时劳作而出之盐……去他娘的取消奴隶制。让那些仆役吃饱喝足就够了,还实行什么三十五刻日作制,七天歇息一天制,完全是狗屁不通!有姥姥撑腰我怕谁?

唐不杀想到这,愉快地笑了。

他露出一嘴的黄牙笑得很傻,完全是一副我很喜欢,我很惊喜的模样淡然道:“雪盐若销往北地,得靠私盐贩子,可难有大量,唯有交给北魏官府才能消化海中州产量。”

“北魏战乱,官府权威已荡然无存,一切还不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说了算……”唐睿笑眯眯的眼睫毛很弯、很翘、很长,仿若两把纸扇摇动着敲打道:“叔祖来往于两淮之地,对中原地带很是熟知,不知是想将海中州雪盐让给那些军阀去获利呢还是交给盐城商贾去贩卖?”

唐不杀心中咯噔一跳,心道:私下对盐城供货的事儿莫非泄露了?不可能呀,从一开始就是一半儿出自唐家盐库,一半取货于私货船,他们怎么会觉察?

遂大大方方一摊手,表示自己问心无愧道:“盐城盐商聚集,根深蒂固,渠道很广,若交给他们去销倒也是一条可行之路。可唐家之利呢?总不能没利润白干吧?可若价格高了,他们还是会继续自己熬,自己销的!”

“传言海中州依旧是六十刻劳作制……”

“谁说的?大郎切莫听风就是雨!”没等唐睿把诈语说完,负责海中州盐场的唐不语当即咋呼起来。望着唐戬问道:“三郎,老夫虽每月只去海中州一趟,但那儿完全是按照三十五刻工作制执行的!”

“阿睿呀,你听谁说的?”唐戬转过脸来,望着唐睿问道:“老爹每月去一趟海中州,没有人说是六十刻工作制呀?”

一只注视着唐不杀脸色的唐睿暗中一叹:老爹与阿娘真是一对活宝,大咧咧的秉性还真不是个合格的管理者,你刚才没见唐不杀的脸色变了又变吗?

定额产量是没有猫腻,但若加班呢?

虽知当初制定的日达标产量是按三十五刻日作制制定的,按这个时代当惯奴隶之人对强者无条件服从的尿性,他会对你这不管他们死活的郎主告状吗?何况唐不杀是唐姥姥父亲的嫡系儿子?稍加收买,就可架空了你这位郎主在海中州的权威。

心中有数的唐睿没资格,也没权利在这个时候对唐不杀发难,更不可能干出捡芝麻,丢西瓜的傻事儿。只要守住唐家之根,其他一切都是浮云。于是,便望着唐戬傻笑道:“老爹,我是瞎猜的!”

言讫,便站起身来对唐不杀和唐不语作揖不已,自责道:“阿睿给两位叔祖赔礼!睿儿想到建康城都说工坊仆役是六十刻劳作制,便不由自主问出来了,阿睿实在该打,可阿睿最怕疼了,尚请两位叔祖海函!”

“哼!”唐不杀冷哼一声,扭头不理,可他那加速的心跳还没正常,浑身汗津津的很不好受。心道:老夫怎么觉得这童龀很可怕呢?

唐不语故作大方,呵呵一笑,却摇手敲打道:“阿睿别见外,你十一叔祖就是这个脾气,呵呵,这是商议族务大事儿呐,今后后切莫乱说话,知道吗?”

“是,是!”憋气良久,才让自己脸红的唐睿弯腰不已,讪讪坐下。

唐不笑不知道为什么莞尔一笑,大喇喇地咋呼道:“阿睿呀,新式帆船已经写出初步期操作规范手册了,找个时间到叔祖院里来坐坐,咱俩喝酒聊天。”

唐睿明白:这是十九叔祖在故意岔开话题,化解他挨敲后的尴尬心态。不由感叹:这位十九叔祖还真是个一脸猪相,心中敞亮的主儿啊!遂微笑问道:“两百名水手都试验过了吗?”

唐不笑故作不悦,没好气喷言道:“当然试过了,不然怎会写出操作手册!”

“呵呵!”唐睿佯装大乐,意有所指道:“这十三米长的单桅实验船,前部那长长的凹形进流段呈一个美妙的弧形,是为飞剪。加上长宽一比六的比例,故而船身修长,能够使艏部完全不起漩,所以航速飞快。不过,这艘船只是个实验性质,后面将会造出更大更快的船,包让叔祖喜爱!”

“好,老夫等着!”唐不笑点着头一乐呵,便问道:“你阿爹手中那封信该如何处置呀?你还没说建议呐!别怕,大胆说!”言讫,便斜睨着唐不杀,一脸弥勒佛样儿。

似乎有了靠山便嚣张的唐睿露出罕见的决然神色,高声喊道:“他敢要,就敢给,但必须把汉中校尉拿到手!”

“为啥?”所有人都错愕惊问。

唐睿露出一副笃定神采,故作神秘道:“万石食盐,十万斤铁,是为捐官,但却换得整个汉中的土地和人,赚否?”

“呃……”

热门推荐:弃少归来 邪龙狂兵 万道龙皇 神武战王 盖世仙尊 废少重生归来 都市之万界至尊 校花的贴身高手
相关推荐:不笑仙君玄霄仙君得分手得分之王职业球员之得分后卫快穿:反派男神,宿主他主动了!神级快穿:反派宿主,要善良圣女转职厨娘依旧是最强他从地狱里来神级选择:从双生武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