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玄幻->变异的万法之书->第七百章 一定要能听到一个响

第七百章 一定要能听到一个响

进入讲正事模式的周磴马上脱离了“见识不足”的状态,指着高个子女生介绍道:“我的博士生,孟筌。平时我的很多实验和资料都是她帮我整理的。孟筌,这位就是陈先生。资料给我一下。”

“你好”孟筌在打招呼的时候,脸上的意外都还没消散,打开公文包,抽出一沓资料递给周磴。

周磴把资料整理了一遍,先从里面抽出两份来,递给陈震,说道:“陈先生,这一份是投资协议,基本是标准格式,没什么可以更改的地方,不是这个格式也备不了案,所以我想给你解释完了我目前的技术资料,让你全面了解我的项目之后再签约。你现在还能反悔,但是签了字之后就没办法反悔了。”

“老师……”孟筌一听周磴这么说,脸上露出一个担心的神色,忍不住叫了一声。

周磴抬手制止了孟筌,正色向陈震说道:“陈先生,我的确是很缺资金,这个项目也是我非常看重的项目,但我还是希望你清楚,投资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很可能会导致你的钱血本无归,而且,1000万,撑死了也就只能出下一个阶段的结果而已,远远达不到出产品的程度。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和对我学术能力的信赖,正是因为这样,我必须把所有的风险都告诉你。”

陈震笑了笑,没有说话,拿起周磴递过来的资料翻开起来。

他当然知道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要是简单,手机就不会出现一天一充了,苹果甚至要一天两充三充,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无数人力物力投入这里,但成果却非常有限。

从2015年开始,电池的研发就进入了一个全球竞争的年代,但是一直到他重生的时候,3年过去了,依然是没什么眉目,什么石墨烯,锂空气之类的概念非常多,但没一个是有现实意义的。

在这里面掺和的公司和研究机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总不能这帮人都是吃干饭的。陈震现在投资周磴,主要的想法就是赌在提前了十几年后,看看能不能在未来的某个节点能弄出一项可以用的东西来而已。

周磴的资料很详细,而且,大部分都能看得懂,这是周磴给原本那些给钱的部门汇报时用的材料,给钱的部门的领导没几个是专业人士,周磴自然是要把报告写得让别人能听得懂,也正是如此,陈震这时候才知道,一个新的材料的面试需要做多少工作。

报告里显示,周磴目前已经确认了研发路线,正在寻找和试验能控制硅的体积效应的材料,目前的主要思路是碳包覆和高分子包覆材料,另外还有界面膜材料的思路(这也是宁德的思路,已经成功了)。

陈震对大致的概念是知道的,周磴的报告也写得很容易理解,总而言之,周磴打算测试大约1000种材料,然后从1000种材料里寻找和分析可能的规律,使用包括不仅限于复合、改性等各种手段,以期找到能用的材料,至于能不能找到,好不好用,能不能量产,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就是材料科学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原因,这1000种材料光是购买都需要一大笔钱了,然后还要实验,还要做各种测试,一种材料不花上几万块,那都不叫实验。

材料科学有极大的运气成分,很多时候就是各种材料,不同配方不同比例的尝试,就好像试验新菜品一样,而且比新菜品成功的几率还难。

当年爱迪生为了能找到合用的灯丝,做了几千上万次试验,用了1600多种材料,这还是只是单项材料的试验。

在现在的科技体系下,虽然有了理论作为基础,但投入反而比当年爱迪生还要多一些。

看完汇报之后,陈震想了想,对周磴说道:“周教授,我估计一千万是不太够用的,而且你现在的团队只有三个人,这个人数太少了,不打算扩大一些,同时试验多种材料吗?”

周磴苦笑一声,说道:“我的课题是冷门课题,你也看到了,我都已经陷入申请不下经费的尴尬境地了,哪还能耽误人家,要不是你,我都打算答应一个老友去给他做帮手了。”

申请不下经费,就只能做理论研究或者是和别的教授做联合研究,这个联合研究虽然听起来听好听的,但实际上就是打下手,如果出了成果,发表了论文,他撑死了也只能当第二作者(注1),这对于一个心高气傲,有自己想法的学者来说,这几乎是不能接受的。

陈震敲敲沙发扶手,笑道:“教授你是在担心后面的经费吧?我对研究这东西了解不是非常多,但我也知道实验一千种材料的难度并不小,耗费更是巨大,这样吧,这个协议再改一下,总投资改成5000万,这一千万是第一笔投资,后续我会陆续注资进来。”

不只是当官的说话会绕来绕去,文化人说话也是这样,他们一方面很想做出一些事情来,但另外一方面,也不懂得怎么开口要钱,毕竟开口要钱是一件很伤面子的事情。

陈震句话震得周磴和孟筌嘴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喂,老板,不带这样的,动不动就拿钱砸人,这话没法聊了啊。

周磴好歹是见过世面的,很快就恢复过来了,对孟筌说道:“小孟,你带了电子文档的U盘的吧?去找个打印店修改一下协议,加入阶段限制条款,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搞出成果来。”

孟筌回过神来,猛得点点头,就要收拾东西,却被陈震制止了,他指了指楼上,说道:“上面有打印机,你去借一下她们的电脑用吧。”

然后陈震又对周磴说道:“教授,买一台笔记本吧,好歹处理资料或者演示的时候可以用,整天拎着这么大一个包,也不是个事啊,钱就从经费里出吧,也用不了多少钱,买好的,差的不好用,反而误事。以前你用国家的经费,不能买这些,现在我是投资人,经费你自己看着用,这些细节上的东西不要纠结。”

孟筌拎着的公文包里起码装了5公斤的资料,真是难为她了。

周磴脸色通红,不是因为陈震愿意给他配电脑之类的东西,而是信任。

学术界在进入2000年之后,经费滥用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凸显了,一些没什么底线的教授经常会把经费变成自己的“年收入”,车子、房子都买上了,生活享受上了,但是这种行为不但是伤害了国家的利益,同时还伤害了很多想要做事实的人。

首先就是利益,国家一年的经费预算是有定数的,务虚的人搞的钱多了,务实的人能申请到的钱就少了,这就会影响到出成果的概率,也会影响到别人的课题的申请。

周磴刚刚经历过课题被否的事情,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不信任,以及被别人抢了经费,搞得要自筹经费来继续课题。

现在陈震给这么多钱,还完全放开了项目的控制权,这是极为难得的,要知道,陈震都没说这5000万一定要拿出什么成果来。

“陈先生,你放心,我不是那种人,我也看不起那种人,在研究方面,我没办法给你打包票,但是我肯定会让你这5000万投入进入后能听到一个响。”

·

·

·

注1:论文的作者一般分成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其中通讯作者一般都是课题项目的总负责人,对文章的可靠性负责(也就是说,如果文章有问题,第一时间追责的就是通讯作者),同时负责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第一作者是课题的实操者和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人,也就是实验的主要承担者,对研究结果和数据的真实性负首要责任(但第一时间往往不会被追究,都喷通讯作者去了)。第二和第三作者在整个项目里的作用就比较小了,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加个名字”而已。

“加个名字”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国内一些大型项目课题上,这种课题是几个研究团队联合起来做的,总负责人是通讯作者,真正出成绩的个人或者团队负责人是第一作者或者并列第一作者,然后就是排排坐,吃果果,在第二、第三作者的名录上列一串名字。

热门推荐:弃少归来 头狼 校花的贴身高手 妖孽奶爸在都市 盖世仙尊 万道龙皇 我的冰山总裁老婆 邪龙狂兵 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废少重生归来
相关推荐:开局之我是项羽白龙神传黑龙传黑龙山府致命冲动每个世界虐一遍每个世界苏一遍快穿之每个世界都在死万法之书[综]自从我接手了本丸这群祖宗